大山中的奮進之歌 ——記沅陵縣官莊鎮人大代表楊遠忠
來源: 2019-08-09 09:06:36
大山中的奮進之歌
——記沅陵縣官莊鎮人大代表楊遠忠
舒家溪村是沅陵縣官莊鎮最偏遠、稀散的一個行政村,距離官莊48公里,共有十個村民小組,173戶756人,稻田面積700畝。由于地處國道較遠,與鄰近的村比顯得落后,許多發展項目只因交通瓶頸而被打折扣。
然而,鎮人大代表、村主任楊遠忠與時俱進,他借茶葉產業的東風,改變了家鄉千百年來種莊稼的習俗。昔日一個窮鄉僻壤與今天的變遷,無不凝聚了他一個開拓者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沅陵縣官莊鎮人大代表楊遠忠(左)在貧困戶家中走訪。
自主創業勤耕耘
前不久,筆者走近舒家溪村,感受到別樣的鄉村風貌。山巒俊秀,磚瓦新舍,雞鴨成群,分行的茶樹像綠色的瑪瑙鑲嵌在田野之間,茶樹修剪整齊,田塊望不見雜草,山溝里有這樣的標準化的基地令前來參觀的我們心情愉悅。
“2007年首栽第一批茶苗200畝,后來不再徘徊觀望,將稻田全部栽了茶苗,堅定了茶葉帶富信心?,F在,種茶每畝收入要多出種稻2000元以上”。鎮人大代表、村主任楊遠忠細致地算了一筆賬。
他19歲畢業于桃源職中,后來去外面打工,干過司機,開過門市部。前些年,村里外出務工的多,一些稻田漸漸荒蕪了讓他覺得惋惜。大山的土壤氣候適宜茶葉的生長,他覺得村里能做大文章的就是茶葉產業。2014年,楊遠忠果斷轉行打破了村里多年沉寂的局面,籌措資金40多萬元成立了舒家溪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是村里第一個抱團發展的人。
第一次合作社入股只有20多戶村民,一些群眾不太情愿拿耕地入股,都有觀望的想法。楊遠忠就逐戶登門一一做工作,讓他們吃了定心丸。自己將一部分鮮葉通過小規模加工生產,嘗試性地收到了不錯的效果。這一些變化,群眾看在眼里,村支兩委一班人更是從茶葉帶富中看到了希望,毅然堅定走“一村一品”的路子。于是,在楊遠忠的積極倡議下,村里組織黨員干部去鄰近的桃源縣參觀,這一年產業大發展之路正式開啟。不惑之年的楊遠忠被推選為鎮人大代表,這是他人生的一次關鍵的蝶變。
官莊鎮是湖南茶葉“千億產業十佳示范鄉鎮”,有著幾百年的做茶歷史。舒家溪雖說地處集鎮較遠,但楊遠忠總不覺得什么,心想“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環境好,技術強,做出來的茶葉常常得到了縣鎮領導和同行的高度評價。這也給他用不完的力氣。多年與茶葉打交道,不到幾年技術更加成熟精進。舒家溪村里的土地閑置資源逐漸盤活,有人放言說這是被楊遠忠點燃的一把火燒旺了。
2017年,楊遠忠想既然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何不在村里新建一個大茶廠。他將想法與村一班人商量后就甩開了臂膀干。當年八月份籌建,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一座高標準的茶廠仿佛一夜之間聳立在村口。茶廠占地總面積一千平方米,生產設備采用進口的全自動化生產流水線,投入資金150萬元。面對未來,從楊遠忠堅毅的臉上看出他信心滿滿。
楊遠忠與鎮村干部一道研究脫貧攻堅工作。
把心用在脫貧攻堅上
他的一系列舉措得到群眾認可,在2017年5月換屆選舉中楊遠忠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上任后,他與村委會一班人一邊做好村內事務,一邊加基固本。去年,爭取資金完成6.5公里的組級公路硬化,解決了母洞溪組2百多人出行難。完成了二口山塘和2千米水渠整修,今年村部平臺建設主體工程也順利完工,農村人居治安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當年冬季又栽種茶苗300畝,至此,全村形成了一千畝標準茶葉基地,山上山下茶樹成行成壟,花果飄香。山鄉的振興將在致富領頭雁的帶領下達到愿景。
在茶廠他安排村貧困戶上班,茶葉基地上他的5戶包保對象里有4戶參與用工。全村34戶貧困戶中,有舒家友等5戶貧困戶沒資金致富,楊遠忠就為他們爭取小額貼息貸款5萬元,投入到合作社發展茶葉產業,并負責茶農的茶苗、肥料、茶葉回收等問題。百姓只要出力,在家門口就可以拿到工錢。合作社采取了采取“政府引導、企業為主、農戶參與、市場運作”的模式,以前的小作坊在他的努力下得到了擴展,每到春夏兩個季節上,村里以及臨近的桃源縣太平鋪村民都來幫采摘,鮮葉直接換成了收入。
今年茶廠收購茶葉,春季兩季每天安排車輛運送鮮葉,多的戶有1600斤,最少的都有好幾百斤,這些都記錄在他的筆記本里。楊遠忠翻開筆記本說:“每一斤鮮葉有1元,一般大戶都有700斤左右,最低的少則有200多斤,這些運回來的茶葉都按時給他們付款結算。每年每戶村民可增收5千元,茶廠的年產值有300多萬元。”楊遠忠為人低調,有一顆善良的心。村支部沈書記說:他帶領群眾脫貧的真心,是真金白銀也換不來的。
楊遠忠身為人大代表,無論在何時都一心一意做好本職工作。自己孩子今年考上了山東大學因出差在外沒有時間護送,覺得不愧欠;如沒有為百姓辦好事心里則難過。今年四月份,村里一戶叫李貴清的殘疾戶,患有白內障。在他的要求下,主動開車送他到沅陵縣醫院體檢檢查。像這類關愛五保戶、貧困戶的事跡舉不勝舉,他用一個人大代表的仁愛踐行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舒家溪村以前“養在深閨人未識”,現在扶貧產業如火如荼,就如一首高亢嘹亮的進行曲在大山里唱響。他不局限地理條件,更敢于嘗試,善于結合市場,生產了一批高質量的“官莊”名優茶葉品牌。提及未來計劃楊遠忠說:今明兩年內還要加大品種多樣性,擴大廠房面積。讓利于茶葉合作社的股民,只為舒家溪的明天更加美好。
(本文刊發于2019年7月31日出版的《懷化人大》雜志第三期“聚焦:脫貧攻堅戰 代表在行動”欄目,作者:)
- 上一篇:打好人大組合拳 助力脫貧攻堅戰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人大常
-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