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英:實施稻蝦一體種養 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 2020-11-17 00:37:24
大山里的“稻蝦夢”
——記市人大代表張桂英
在沅陵縣東北方向120余公里處,有這樣一個鄉鎮,系懷化、常德、張家界三市接壤地帶。這里山高路遠,但邊貿經濟活躍,當地人干事向來雷厲風行,即便是女性也無不如此——張桂英便是其中的代表。在七甲坪鎮上,提起張桂英,干部群眾無不肅然起敬。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她干事創業的精神。如今,她正致力于龍蝦養殖事業。
“沅陵各地都有吃宵夜的習俗,特別是龍蝦很受大家歡迎,但是當地的龍蝦基本都是從外地引進的”。張桂英說,自己很早就想養殖龍蝦了,幾年前,她在沅陵縣城開辦賓館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龍蝦產業的巨大市場。
后來,在不斷嘗試并掌握養殖技術后,2017年,她在沅陵縣大合坪鄉黃獅埡村試水龍蝦養殖。
從土地流轉、蝦池改造,到投放蝦苗,前后不到兩個月時間。張桂英介紹,投資龍蝦養殖是有次在與大合坪鄉黃獅埡村黨支部書記熊友文聊天中了解到,村里一直想辦一個龍蝦養殖扶貧產業,但苦于經費不夠。張桂英了解情況后,當即決定入股黃獅埡龍蝦養殖,并成立沅陵縣黃獅埡村龍蝦養殖合作社,吸收該村47戶153人(其中貧困戶44戶149人)免費入股,每年僅用工可為貧困村民增收5萬多元。
在黃獅埡養殖龍蝦取得成功后,張桂英把目光對準了自己的家鄉——今年4月,她帶著滿腔熱情把龍蝦養殖產業帶入七甲坪,并與七甲坪鎮伍家居委會聯合成立沅陵縣穩安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當地237戶易地扶貧搬遷戶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共享龍蝦養殖產業帶來的實惠。
為了更好發展七甲坪龍蝦養殖集體產業,張桂英先是帶著村民遠赴芷江、湖北、江蘇等地學習先進養殖技術,又來又前往湖南益陽等地學習周邊區域的養殖技術。
“在做市場調查的時候,有老鄉就建議我們在龍蝦養殖基地種點稻谷”。張桂英介紹,最終合作社采納了村民們的建議,首次在七甲坪發展稻蝦養殖。在不斷的摸索并付諸實踐后,張桂英發現稻蝦模式下的稻谷品質優良,進而可通過加工產出附加值更高的無公害大米,既增加收入,又延伸了產業鏈。
在產業扶貧政策的引領下,居委會98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可分紅200元,75名特困戶每人每年可分紅160元。同時,吸納了40多名當地村民實現季節性務工,發放務工費近10萬元。
63歲的全承斌把自家房子租給合作社使用,并長期在合作社務工,專門負責管理水稻、看護龍蝦。一年下來,算上租金,年收入可達3萬多元。他笑著說,家門口就有這么好的事情做,還有收入,想都不敢想!
七甲坪鎮人大主席張仁輝說,張桂英是當地踐行懷化市“四跟四走”模式的生動案例。在能人張桂英的帶動下,當地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龍蝦養殖事業中,大家凝聚在一起,把龍蝦養殖變成了脫貧致富的“法寶”。
“我的目標是一年四季都有龍蝦吃”。張桂英說,下一步,她將不斷升級稻蝦種養產業,讓龍蝦、稻谷產量更高,惠及更多鄉親……她還要創辦糧油加工廠,讓當地和周邊地區的群眾都能吃上放心米、放心油。懷揣著這份“稻蝦夢”,她還將義無反顧地奔波在鄉間的小路上。
- 上一篇:立冬,洪江市熟坪鄉的柚子熟了
-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