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以務實舉措 鞏固全省文明單位建設成果
來源: 2020-08-20 01:03:15
芷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2018年被評為“全省文明單位”。榮譽來之不易。該院圍繞保持“全省文明單位”這一目標,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推動檢察工作創新發展和提升干警素質的有效載體,著力在深化認識、夯實基礎、抓住關鍵、創新載體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機關各項建設升級版,取得良好效果。
創建學習型、研究型檢察院
院黨組實施人才興檢戰略,在全院推行“五學”,大力建設學習型研究型檢察院,堅持學有所得、途徑多樣、提煉升華、統籌兼顧、學以致用五項基本原則,建立了個人自學制度、部門晨學制度、部門周末學習制度、檢察委員會學習制度、中心組學習制度。
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每月在微信工作群內發布本月學習重點及相關學習篇目,對每月學習作出安排,要求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等內容,提升政治素養。充分利用黨報黨刊、“學習強國”平臺、央視新聞、網絡授課、關注公眾號等方式開展自主學習,豐富學習形式和內容,錘煉黨性修養。2019年開展黨組中心組學習、主題黨日學習等學習20余次,干警撰寫學習心得體會40余篇,獲省市優秀文章獎2篇。
二是加強業務學習。通過以老帶新、相互提示借鑒、個人感悟儲備等學習方式,努力讓干警成為檢察業務專家。先后組織27人次參加上級院及知名高校的業務培訓,開展庭審觀摩、案例研討、業務競賽等崗位練兵活動10余次,用好檢察業務交流平臺“檢答網”,借力專家咨詢委員會“智庫”作用,促使檢察干警更新執法理念、提升業務素能。深入開展崗位練兵,積極參加上級業務競賽,本院組織聽庭評議、優秀法律文書評比等崗位練兵活動,在實戰中提升干警執法規范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是開設道德講堂。把“道德講堂”活動與薦評身邊好人緊密結合,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敬業奉獻”等基本道德規范,營造“講道德,樹新風”的濃厚氛圍,堅持以授課講堂、輿論講堂、活動講堂等講堂形式開展道德經典誦讀、道德故事宣講、道德感悟交流等道德文化建設。以“我聽、我看、我講、我議、我選、我行”為主要模式,充分尊重干警意愿,設計多樣化宣講形式,使干警易于參與、樂于參與。每年聘請道德模范作先進事跡報告2次,在此基礎上,還拓展出道德講堂“微課堂”,利用“兩微一端”平臺擴大影響力,涌現了“文化建設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等一批模范檢察官。
四是開展讀書交流會。為了更好地適應形勢發展對檢察工作的需要,豐富檢察文化生活,提高駕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先后組織了“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傳承文明,品味端午”為主題的讀書交流活動,為大家推薦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苦難輝煌》、《樞紐》等書籍,撰寫讀書心得30余篇。青年干警利用興趣活動開展推薦經典、分享心得、交流思想、相互啟發、提升素質和能力,營造了熱愛讀書、讀有所得、讀有所思、共同進步的良好文化氛圍。
大力加強檢察文化建設
一是堅持完善陣地建設。不斷完善文化體系,完善文體設施,豐富干警文化體育生活。修建了電子閱覽室、職工之家,新增習近平用典、文學、歷史、法律等方面的書籍300余冊,滿足了干警的閱讀需要,職工之家購置了各類健身器械,鼓勵干警在工作之余加強身心的放松鍛煉。成立了籃球、氣排球小組,定期開展活動,豐富了干警的業余生活,鞏固了陣地的穩定性,增強了干警的“歸屬感”。
二是突出加強環境建設。在機關大樓一至五樓五個層分別打造以“學”“思”“踐”“悟”為主題的文化走廊,將檢察文化要素融入到工作場所的每個角落,緊緊把“專心學習、工作創新、檢察職責和職業道德”作為芷江檢察人永恒的追求目標大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精心制作法言法語、名人名句、格言警句、書法攝影等壁掛40余幅,幫助干警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三是著力推進業務建設。堅持把服務大局放在首位,擴大文明創建的效應,優化延伸辦案機制踐行文明, 堅持法律監督主責主業。認真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完善“捕訴一體”運行機制、加強對依法作出不捕、不訴案件釋法說理;強化民事訴訟監督,推動解決“執行難”問題、支持農民工提起民事訴訟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認真摸排行政訴訟監督案件線索,加大對行政訴訟活動的監督力度;規范化運行“12309檢察服務中心”;認真落實群眾信訪“7日內程序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或結果答復”和律師代理申訴制度。
四是打造特色檢察文化。圍繞民族特色開展檢察文化建設,成立了侗族蘆笙歌舞隊,將執法活動、先進事跡自編自演舞蹈、歌曲,編排了《侗寨歡歌》、《大山深處的檢察人》、《四里鑼鼓》等節目,通過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活動,宣傳檢察文化。將檢察文化融入和平文化,芷江是和平名城,先后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著名文化旅游縣”,把和平文化貫穿于檢察文化之中,注重和諧發展,營造和諧氛圍,引導干警快樂工作,開心生活。對困難干警予以幫助,為干警進行健康體檢,為非本地青年干警建立青年公寓,在重陽節、春節、元旦等傳統節日親切慰問退休老干警,使之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創新載體,拓展保持榮譽發展空間
一是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堅持弘揚“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務理念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全院上下形成“人人爭當志愿者”的良好氛圍,我院在職干警均以注冊為志愿者。志愿者以傳統節日和“學雷鋒活動月”“12·5國際志愿者日”等為契機,深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群體等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在縣城各個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站點開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文明乘車宣傳引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普及、輿論引導、社區排查、心理疏導等志愿服務等等。
二是樹立先進典型。積極開展“中國好人推薦”活動,注重挖掘身邊典型人和典型事,以此激勵人、感染人、教育人,形成有效的榜樣模范帶動作用。院黨組積極組織全院干警參加市、縣組織的“模范檢察官”、“十佳辦案能手”、“十佳公訴人”“十佳政法察干警”的評選活動,有力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斷增強檢察文化的實踐價值,進一步促使干警端正思想,激勵斗志、不斷提高文明素養。
三是開展扶貧助農活動。嚴格落實幫扶責任,選派有經驗、素質高、主動性強的2名干警到聯系村任扶貧隊長,專職負責駐村幫扶工作。2019年全院共結對幫扶貧困群眾143戶,落實幫扶資金30萬余元,著力解決修建公路、水庫、水渠和村部建設等。另外,針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縣部分養雞大戶存在銷售難的問題,還采用“以購幫銷”的方式開展“助農銷雞”等社會公益和送溫暖獻愛心活動。據了解,我院扶貧工作已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縣扶貧工作先進單位。
(本文刊發于2020年7月31日出版的《懷化人大》雜志第三期“府院”欄目,作者:胡瀚方)
- 上一篇: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持續打好禁毒人民戰爭
- 下一篇:最后一頁